人物简介

赵振江,男,中共党员,成人影院 2022级软件工程学生。现任软件226班班长,带领班级荣获“先进班集体标兵”荣誉,曾任成人影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软件248班辅导员等职务。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等多项综合荣誉。科研与竞赛方面,获第六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全国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十余项,参与深圳市鲲鹏青年创业项目一项,为当年全校唯一入库项目。现已推荐免试至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自驱蓄力,笃行向学

主动是逐梦的引擎,思考是破局的利刃,赵振江的大学时光,便将这份“主动”刻进了每一个日常。从课前主动梳理框架难点,到课上选择靠前座位、紧盯思路并及时提问,再到课后对照笔记复盘难点、网上拓展相关资料,每一步都透着探索的韧劲。
他分享道:“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我深刻体会到‘拆解问题’的重要性,面对、复杂难解的大问题,关键是学会将其拆解成一个个可聚焦、可突破的小任务,再逐一攻克。”这份以主动为底色、以方法为支撑的学习态度,最终沉淀为看得见的成长:到大三上学期,他的专业排名从二十多名稳步跃升至第六名,总学年加权成绩93.20,专业排名前1%,他用扎实的进步印证了自我驱动的力量,也为后续的专业深耕打下了坚实基础。
技耕不辍,探路向前
在试错中迭代,在坚持中登顶。技能的提升,需要主动探索的动力,赵振江始终将技能拓展作为课余时间的首要任务。他分享道:“比如想掌握LaTeX,我会在Overleaf上找一些模板,试着套用模板写篇小论文,即便暂时没有完整内容,也能用模板先写一封自荐信来练习;要是想同步提升英语与专业水平,还可以去听 CS234、CS229、CS324 这类公开课程;如果想学习专业前沿知识、参与科研训练,就主动联系老师申请进实验室,在实践中锻炼科研能力。”
这些主动探索与实践,他在大学期间均一一落实。凭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初步学习和了解,他成功斩获第六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算法挑战赛—钢材表面缺陷检测与分割赛道全国一等奖。他回忆道:“国赛初期我们成绩欠佳,当时赛方明确要求模型参数规模需控制在1M以内。”他们先尝试调整模型结构、优化核心模块,但性能整体提升有限,且国赛仅剩不到一周,不同方案的试错成本已不允许他们在模型上继续反复尝试。意识到这一问题后,他们果断调整方向,将主攻重点从“修改模型” 转向 “专攻数据增强”,经过采用多种增强策略,借助多张显卡并行运行多个训练方案以高效试错,核心目标是精准拟合赛方提供的测试数据集分布。最终8k 原始数据扩充至 16.8w 规模,通过这种“过拟合” 的方式积累的大量细节分数,他们的队伍成功跻身全国第十。
调整节奏,向阳生长
课业之外,赵振江在大二便主动加入张玲老师课题组,开启科研训练。他坦言:“在张老师组内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跟着师兄师姐学习,不仅掌握了文献阅读方法,更真切体会到了科研各环节里,辛苦与乐趣交织的滋味。”这段经历更是他推免至北京邮电大学的助力,他在组内研究的方向,与对方导师的领域高度契合,这段实践沉淀下的经验可以快速衔接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为后续的学习筑牢基石。

播爱送暖,志愿躬行

“不计得失、务实笃行,在奉献中践行使命,于服务里收获成长与温暖。”是赵振江志愿服务的真实写照。迎新时节,从“辅导员助班迎新值班”时的忙碌身影,到迎新晚会的台前幕后,每一声耐心解答、每一次指引帮扶,都让初入校园的新生感受到温暖与归属。而作为党员,无论是成人影院党支部与企业联学共建的实践,还是校庆时“校友一对一志愿者”的对接、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他始终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性在志愿实践中熠熠生辉。把小事做进心里,志愿从不是刻意的“任务”,而是将善意揉进每个具体的场景,以点滴行动织就温暖的网,让“被需要”成为青春里最踏实的幸福感。
从学业攀升到技能解锁,再到科研深耕、志愿实践,赵振江用行动证明:自我驱动,才是成长的核心密码。没有凭空的蜕变,只有把“主动”藏进日常的坚持。只要敢尝试、肯积累,每一次亲手点亮的技能,每一步扎实向前的脚印,终会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图:成人影院 编辑:胡俊杰)
审核:邹璐、匡琳、季小刚
